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看来,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推出的银行结算系统确实是高效快捷,然而在信息的传递都已经迈入互联网时代多年,我们的价值传递方式却依旧还在沿用电文这样古老的方式,不仅时效性差,而且发送电文的成本也相当高昂。金融业迫切需要一种更方便的技术,例如最近席卷大量金融机构的区块链。
最初 SWIFT 并没有进军区块链领域的打算。在意识到自身系统的缺陷后,SWIFT 推出了自己的 GPII 计划,作为现有跨境汇款的补充加强方案,能做到当天清算和费用透明。然而,世界经济论坛认为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改进,依旧没有解决本质上的问题。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部份区块链金融技术企业已经开始向主导全球支付格局的 SWIFT 发起挑战。例如此前 粹客网提到的由 Visa 联合区块链初创公司 Chain 共同推出的 Visa B2B Connect 支付平台。
SWIFT 显然也意识到了自身所面临的危机,近日宣布他们正在尝试将开源区块链技术整合到自己的产品中,打造区块链 APP,从而创建一种能够替代所谓“往来账”账户的概念验证(POC),通常这些账户都管理者来自全球各大银行的大量资金。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新产品成功释放出这些往来账账户里的资金,用于实现更大规模的投资项目。
据了解,目前全球已有超过 200 个国家共计 11000 多家金融机构使用 SWIFT 结算系统来监控他们的全球账户,并以日结的方式更新信贷信息。一方面,SWIFT 表示这些账户的维护成本就已占了“跨境支付的一大部分”,这还不算上每年要对外发出的超过 60 亿分金融电文。
为了尽可能降低相应的成本,SWIFT 银行市场主管 Wim Raymaekers 表示:“我们打算使用分布式账本技术作为一种概念验证来实时同步这些数据库,以提高银行间的资金流动性。”不过暂时还不清楚这款基于区块链的新产品能达到怎样的效果,研究人员正在进行测试。
总体来看,SWIFT 的主要目的还是简化全球跨境支付流程,目前的区块链项目也是实现该计划的关键部分。Raymaekers 透露,新的区块链应用产品将会在今年内推出,大约会有 100 家银行的参与。